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俄国十月革命
【主要内容】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默写、背诵提示】(1)二月革命:时间、性质、结果。(2)《四月提纲》:发表时间、内容和意义。(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经过、结果。(4)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人民委员会。(4)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几套教材所述内容相似,依据教材扎实复习即可。估计考试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要求简单。
2.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主要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默写、背诵提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内容(农业、工业、产品分配)、评价(结果和影响、俄国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制度)、作用、评价。(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经济发展方针、经济体制的特点)、在经济上的实践(农业集体化、两个五年计划建设)、评价(成就、弊端、教训)。
【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是复习的重点,但教材叙述内容相同。考点要求明确,因此复习也较为容易。第一步——记住史实;第二步——思考命题角度,如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的不同: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工业国有化——恢复资本主义私人企业、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取消自由贸易、普遍义务劳动制——按劳分配。对这两大政策作用的认识与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后期造成经济危机并诱发严重政治危机。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斯大林模式这一考点很重要,因为斯大林模式反映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又一经济体系的产生。所谓“斯大林模式”,指的是斯大林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系(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农业上苏联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在工业领域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建设,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经济实力的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积极作用)。但复习时也要注意这一模式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指令性计划,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被长期固定下来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在原因。
注意:此处可能结合罗斯福新政考查,比较两种经济模式:时间、背景、前提、手段、目的、影响。也可能再拓展到考查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对后来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所产生的影响。
3.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主要内容】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默写、背诵提示】(1)赫鲁晓夫改革: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显现、斯大林逝世、农业的严峻形势)、内容(农业、工业)、评价。(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苏联的解体。
【重点、难点破解】注意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方面,命题可能涉及材料,考查学生对赫氏改革提倡种植玉米和垦荒运动的认识。如其垦荒耕作粗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应认识到其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由于他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冲破这一模式。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应认识到其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实质上已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
速来学考试网(www.sulaixue.com)为您整理了“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速来学考试网sulaixue.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